In fact I was more happy to receive this letter than admission/offer from some Canadian universities, especially with the signature by hand.
发信人: jamesfox (james), 板面: Oversea
标 题: [5th offer]欧洲还是加拿大
发信站: 飘渺水云间 (Fri Apr 3 00:31:53 2009), 转信
时间:4.2
学校:University of Calgary (Canada)
专业:Computational Media Design
申请项目:MSc
背景:bb CS
奖学金:CAD $22,000 (TA+RA)
本来已经决定要去EM的EuMI,现在又来了一个特别想去的专业。因为我喜欢的方向是人机交互,但是也对与设计和艺术结合的交叉学科感兴趣,所以我申的项目都差别极大,到现在为止的5个offer没有一个是纯计算机的。下面是令我难做选择的EuMI和CMD两个项目的介绍,
EuMI:全称是European Master in Informatics,分配给我的方向是Media Informatics ,看了一下可选择的课程,从嵌入式数据库到人机交互可视化都有(从三四十门课里自己选)。第一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第二年在德国亚琛工大(也会去波恩大学)。项目是Course-based的,两年要修120ETCS学分,每个学期都要修四五门课的样子,除了最后一个学期是做毕设。实验室可以自己选择加入(好像没有特殊要求),看了一下亚琛工大的人机交互也还不错,近两年CHI上的Paper也发不少。
『好处』奖学金很多(除去学费后14500欧元一年),欧洲可以到处玩。
CMD:就是上面说的Computational Media Design,是Calgary大学的计算机、环境设计以及艺术系合办的一个交叉专业,项目是Thesis-based的。录取我的实际上是计算机系,所以主要还是跟一般的加拿大硕士项目一样,跟着导师做研究,只是研究方向我很喜欢,而且也跟设计/艺术沾点边。
『好处』研究方向喜欢。
我一直就想去欧洲读硕士,而且我现在没准备读博士,所以我GRE只考了340分,美国学校只申了MIT和CMU(当然被拒),欧洲有奖学金的基本只有EM机会比较大,EuMI是我当时最想去的项目,不过因为录取率比较低所以也没把握,于是申的这一堆加拿大用来保底。现在我最害怕的情况出现了,就是『一边是想去的国家和向往的生活,一边是不想去的国家和喜欢的研究方向』。一方面,我在捷克呆过半年,所以欧洲的生活是什么样我知道,我挺想在欧洲国家继续生活下去。虽然我问了以前的EuMI学生,他说在英国和德国找工作时外国人跟本国人同等对待,只是德国在生活上最好懂德语(我不会德语),但是我还是不敢确定欧洲找工作是否如他说的那样。另一方面,EuMI主要是上课,我现在挺喜欢做研究的(因为加拿大的学校是喜欢的研究方向),北美这个方面的工作机会应该不少。可能以后我觉得做研究挺好继续读个PhD,也可能我就想在某个欧洲国家找个能养活自己的工作然后到处玩做一个所谓的新媒体艺术家。我觉得joyzuo的那篇《梦的下半阙》写的很好,“你要选择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可是现在令人沮丧的是,我难以割舍任何一种未知的生活。
—
http://hezhao.net
※ 来源:·飘渺水云间 zju88.org·[FROM: jamesfox]
如果你是来自中国大陆并且持有护照的话,你就会知道,护照上的拉丁文名字通常是你本名的汉语拼音,譬如说一个叫张三的人,他的护照上会这么写,姓/Surname:Zhang,名/Given names:San。这就给了我们三种将自己名字写成拉丁文的方式。
其一,如果一个叫张三的人把自己名字写成San Zhang,那么他八成是个大学教授。其二,如果一个叫张三的人把自己名字写成Zhang San,那么他八成是个艺术家。
在中国的大学,譬如浙大,老师们都流行把自己名字按洋人的写法,也就是名在前的规则列出,符合国际惯例。当然,为了不至于让国人混淆,通常会把汉字也一并列出,而且大多是用图片的方式贴出,因为洋人的电脑里不一定装了中文。在国外的大学,国人亦是如此,而且据说这种把名写前面的方式是他们引到国内的。而艺术家们则不然,不管是老年中年还是青年少年,他们通常会用第二种方式,也就是姓在前的方式列出自己的名字,符合汉语发音。这种奇怪的现象我至今也没想明白,或许是因为国内的艺术家们大多没有读到博士,英文比不过那些大学教授所以不了解洋人的习惯把。
关于中文姓名的拉丁文话的讨论很早有了,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就写道,”In Chinese usage, the surname stands before the personal name.” 依照他的说法,百年前的国人是还是把姓写在名前的,比如他自己的著作都是以”Lin Yutang”署名的,不信你可以到Amazon.com去看看。即便在百年后的维基百科里,Chinese name这一词条也解释得很清楚,只有有因为移民或者要跟洋人打交道的中国人才会学洋人把名放前,”Most noticeably, a Chinese name is written with the family name first and the given name next……Some Chinese people who emigrate to, or do business with, Western countries sometimes adopt a Westernized name by simply reversing the ‘surname–given-name’ order to ‘given-name–surname’ …”
如果按照维基百科的说法,那么大学教授相比艺术家来说更有移民或与洋人打交道的倾向。仔细想想这个说法也是成立的,因为除了汉语言文学之外,国内的大学教授大多是跟随洋人的足迹做研究,青年才俊们则是义无反顾地留洋读书工作,在洋人的国家里只能按他们的规矩办事,把名放前面。而艺术家们大多只能搜集些极具中国特色的题材来骗老外。对艺术家来说,中国不是个名字而是个形容词,所以越是中国的东西越好,再反映点文革就锦上添花,要再能抨击隐喻反讽一下社会主义毛泽东那就是前无古人的艺术作品了。最重要的是,洋人喜欢这些,所以没有拿到博士学位的艺术家们也无所谓了,把姓放前才中国。
其三,如果一个叫张三的人把自己名字写成Samuel Chang,那么他一定既不是大学教授也不是艺术家。